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戏游诗酒影

一苇的新博客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我看《双声慢·歌宋》  

2015-09-17 01:16:42|  分类: 一苇说戏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我看《双声慢·歌宋》

 

“看”是习惯,这个演出其实是要听的,除了几位美眉演奏员在灯光亮起的时候能养养眼之外,双双的光头也算亮点,此外没啥好看的——这是一场要听的演出,用耳,用心,用情,去聆听,去回味。

整体效果,相当赞!简约精致的布置、灯光,不带麦克风的真声演唱,席地而坐的小剧场环境,与演出内容贴合极好。双双今天嗓子清润,高低自如,不水不洒不矫情,听得人很舒心!加上随兴随心的简单表演,相当有艺术感染力。

不过作为一个诗词和昆曲的双料痴迷者,我的耳朵是敏锐的,我的心是挑剔的,以下部分有过于苛刻的地方,双粉请跳过。

还是按照我习惯的顺序来写吧:

第一首:温庭筠【菩萨蛮】

小山重叠金明灭,鬓云欲度香腮雪。懒起画蛾眉,弄妆梳洗迟。

照花前后镜,花面交相映。新帖绣罗襦,双双金鹧鸪。

 

花间鼻祖,此作最大特点是细腻,细腻到精致的地步。双双在演唱过程中以中阮伴奏,沉稳婉转,作为开场曲目,很适合氛围的营造,把观众带入歌者的情绪中来。这个词,这个曲,我觉得要是个姑娘来唱应该更合适。

 

第二首:柳永【八声甘州】

对潇潇暮雨洒江天,一番洗清秋。渐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楼。是处红衰翠减,苒苒物华休。唯有长江水,无语东流。

不忍登高临远,望故乡渺邈,归思难收。叹年来踪迹,何事苦淹留?想佳人,妆楼颙望,误几回、天际识归舟。争知我,倚栏杆处,正恁凝愁!

 

长调开山之作,此作也是柳永作品中的顶尖作品,上片写景下片抒情,情景交融,层层铺叙,突显长调优势。这是唯一一首无伴奏演唱的作品,也是唯一一首带表演的作品,凳子作为道具,先是立在凳子上登高,再下来望故乡,再上去作登楼,简单明了,利用充分,写意笔法。全词唱的最妙的是那个“渐”字,由轻到重,字头细如丝缕,字尾高如裂帛,绝对听觉冲击,很赞!不足之处有二:其一是全曲起伏太大,失于流畅;其二是韵尾的吐字,全是照着苏音发小口型,字尾基本听不出来ou。像那个一番洗清秋”“秋”字,声母变成尖字,字尾咬不清,再加上旋律的关系,不知道词的话基本听不出来是什么字了。

 

第三首:苏轼【水调歌头】

丙辰中秋后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
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
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 

若干年前曾与双双讨论过这个词怎么唱的问题,后来我并没机会听他唱过,今天听来,甚合我的心意。自然,流畅,伤感不失豁达,清冷不失洒脱,再加上演唱中的即兴表演,相当的挥洒,喜欢!

大提琴也很赞,但似乎过道空间有点窄或者两个凳子放得太近了,总觉得双双要蹭到大提琴似的(这可能是我角度问题,也许并不会蹭到)。

 

第四首:李重元【忆王孙】

萋萋芳草忆王孙。柳外楼高空断魂。杜宇声声不忍闻。欲黄昏。雨打梨花深闭门。

 

没有特别印象,不记得了,蛮好听就是,吹箫的姑娘跪在地上,造型美极了!

 

第五首:李清照【声声慢】

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、晚来风急。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

满地黄花堆积。憔悴损,如今有谁堪摘。守著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。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这次第,怎一个、愁字了得。

 

易安的名作,双双对起拍的十四个叠字处理得极好,起伏、层次、声韵都能兼顾,伴奏乐器用了表现力最为丰富的古筝,相得益彰!不足之处是入声没有处理好,特别是“摘”字,完全唱成了“zhai”我觉得不合适也不好听,这种入声韵脚的字应该多借鉴一点苏音才好。

 

第六首:辛弃疾【摸鱼儿】

淳熙己亥,自湖北漕移湖南,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,为赋

更能消、几番风雨。匆匆春又归去。惜春长恨花开早,何况落红无数。春且住。见说道、天涯芳草迷归路。怨春不语。算只有殷勤,画檐蛛网,尽日惹飞絮。

长门事,准拟佳期又误。蛾眉曾有人妒。千金纵买相如赋,脉脉此情谁诉。君莫舞。君不见、玉环飞燕皆尘土。闲愁最苦。休去倚危楼,斜阳正在,烟柳断肠处。

 

双双在演唱前说,这首作品他要还原一个真正的稼轩,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真实情感的词人,他做到了。旋律我记不住,但“尽日惹飞絮”一句的激昂,配着同样激越的琵琶,完全可以表达词人此时内心的激荡;还有“脉脉此情谁诉”这句,前面加入了一个自嘲味道的叹字,把“纵”字的含义表达得淋漓尽致。非常完美!

 

第七首:张辑【疏帘淡月】

梧桐雨细,渐滴作秋声,被风惊碎。润逼衣篝,线袅蕙炉沉水。悠悠岁月天涯醉。一分秋、一分憔悴。紫箫吹断,素笺恨切,夜寒鸿起。

又何苦、凄凉客里。负草堂春绿,竹溪空翠。落叶西风,吹老几番尘世。从前谙尽江湖味。听商歌、归兴千里。露侵宿酒,疏帘淡月,照人无寐。

 

张辑是姜夔门下,这词其实就是【桂枝香】的变体,因此作太好了(有空我得单写个赏析),被起成了小名。这首作品是今天晚上九首作品中,演绎最成功最完美的,如同双双自己所说,他也不知道怎么就改变了演唱技巧,唱成了现在的样子,配上古琴,实在是太好听了!秋雨梧桐,天涯羁旅,素笺残酒,疏帘淡月,这样充满文人特质的意象,在古琴轻而幽的弹拨中,款款吟哦而出。这个作品更像是吟而不是唱,没有忽高忽下的起伏,曲风甚是平淡,平淡到几乎无趣的地步,但你若沉下心来,跟着双双的声音,去体味那份复杂而又明了的情感,你便会得到神仙一样的享受。这个曲子双双用的是中锋嗓子,没有花样没有技巧,成就最高技巧!

 

第八首:张炎【桂枝香】

琴书半室。向桂边偶然,一见秋色。老树香迟,清露缀花疑滴。山翁翻笑如泥醉,笑生平、无此狂逸。晋人游处,幽情付与,酒尊吟笔。

任萧散、披襟岸帻。叹千古犹今,休问何夕。发短霜浓,却恐浩歌消得。明年野客重来此,探枝头、几分消息。望西楼远,西湖更远,也寻梅驿。

 

这首作品所有人肯定会终生记忆,高亢如唢呐的板胡伴奏,西北风的宋词,用黄河老腔的风格演绎张炎作品,真的是走过路过万万不能错过。如果到前面我都在称道叹双双的演唱,那么到这里,我真的要对他读词的水平大大的点个赞!张炎,这个以“清空、骚雅为主张的词人、理论家,在清雅的文字背后,在空灵的画面深处,其实藏着一颗狂野恣意的心,双双读懂了这首词,读懂了张炎!

此作的不足在于,既然是西北风,就只能照着北曲的路子走,双双的发音完全是北曲一路,入声韵脚也完全放弃,从声音到表演的处理上,整个作品全撒开了,这样的演绎便有些豪放有余而清雅不足,失了张炎的本意。

顺便说一句,朱铭先生的板胡拉得好极了!

 

第九首:姜夔【暗香】

辛亥之冬,予载雪诣石湖。止既月,授简索句,且征新声,作此两曲。石湖把玩不已,使工伎肄习之,音节谐婉,乃名之曰《暗香》、《疏影》。

旧时月色,算几番照我,梅边吹笛?唤起玉人,不管清寒与攀摘。何逊而今渐老,都忘却、春风词笔。但怪得、竹外疏花,香冷入瑶席。

江国,正寂寂。叹寄与路遥,夜雪初积。翠尊易泣,红萼无言耿相忆。长记曾携手处,千树压、西湖寒碧。又片片吹尽也,几时见得?

 

姜夔作为宋词的大轴被放在了最后,也足见双双品味,姜夔,我认为也是全部词人里综合打分最高的!这个没啥好说的,我也不记得细节了,反正就是好听,舒服!

 

最后提一个细节,一起观看的河马也很赞同:双双的服装是上下两件,上衣是短褂,我们觉得这种短衫在过去是不登大雅之堂的,长衫会显得更正式,也更具文人气质吧。我们这是纯想象,也不知道什么效果,就随便这么一说吧。

总体来说很棒的演出,现场氛围也很好,17号的演出票也已出清,没看成的,下次吧!

 

2015-9-16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65)| 评论(9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