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戏游诗酒影

一苇的新博客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我看《清风亭》  

2015-01-17 01:12:41|  分类: 一苇说戏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  《清风亭》是麒派名剧,其实我是第一次看全本的,以前看过《认子》《盼子》的折子戏,觉得很虐心。看了全本,更加虐!

  这戏的化妆很精妙,是个看点!张元秀刚出场时六十岁,一身整洁的白衣、薄底靴表示他虽不富却能糊口。他的精神是轻松愉快的、他的脚步是轻便的(拐杖仅为扶着)、他的眼睛是清亮的。再出场时七十三岁,依旧一身白衣,脚法略滞,以显示出年龄的差异,在拐杖的运用上也基本是当棍使而不是支撑身体。再往下,时间上已是张继宝离去数年之后,二位老人已年近八旬,风烛残年。张元秀出场换成了富贵衣,鬓发蓬乱,帽子也换成了软罗帽,鞋换成草鞋,拄拐杖时明显更加用力;贺氏则改扮清油脸(加入了话剧化妆手法),以显得消瘦与苍老。总之,化妆、服装以微妙而明显的变化,来显示出人物年龄、身体状态、心情等各方面的变化。

  陈少云是老戏骨,幼功深厚、表演细致、层次丰富。《清风亭》不以唱见长,而是以念、做为主。《赶子》《认子》这场他的性格显得比较暴躁(这是剧本硬伤,人物设计不圆融),但在与孩子分离时的那段念白,念得语歇气不断、气歇情不断,我坐在台下听得真是潸然泪下。《盼子》一场其实是老生和老旦的对儿戏,虽然演贺氏的杨小安老师是陈老师的爱人,两人眼神交流格外默契,但真的对手戏飚起来,还是明显的一边倒。杨老师的戏流于表面、表演方法也比较单一,人物没立起来。唉,想想也要命,上海京剧院怎么扒拉也扒拉不出来一个能跟陈老师飚对手戏的老旦,!《殛子》一场,一台子的人,还是陈老师一枝独秀,同样一段哑剧表演,张元秀的表演就给我把眼泪比划出来了。。。这里不得不说说扮演张继宝的李春,居然是以道具范儿来演的(跟《哭像迎像》那个“像”一样),完全木无表情、一动不动如泥塑木雕一般,倒也难为他!总之陈老师接近古稀之年,起吊毛干脆利索,摔僵尸毫不含糊,蹉步、抖髯,各种技巧不一而足,让人看戏看得很过瘾!

  有个小遗憾是我记得以前看周少麒先生的文章中,提到过周信芳先生演《认子》这场时,有个撒手扔掉拐杖的动作,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,可惜在陈老师的演出中没有看到。

  传统戏的剧本构架大多是有先天不足的,我们只能在现有剧情里去琢磨事儿——核心就是感恩与良心。但延伸出来的思考有很多:

  一夫多妻制的危害——害了小的更害了大的;

  孕期保健——劳动是最好的保健方法。若薛家大奶奶懂些知识,就来张笑脸,天天塞给小老婆好吃的好喝的甜点水果,给妈妈塞成妊娠糖尿病,宝宝塞成巨大儿,生的时候一难产,一尸两命,万事皆休;

  幼儿感恩教育问题——张元秀夫妇尽了他们最大的努力给张继宝提供了最好的生活与教育,却没有教会他感恩与善良,零到六岁是孩子学会爱与被爱的最佳时期,可惜,张元秀夫妇因为主客观的双重原因错过了。他们俩一个简单粗暴一个无比溺爱,经济拮据再加上年龄的关系引起的沟通不畅,导致孩子在少年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生活富足的亲生父母,对养父母非但不感恩,而且坚决拒绝,不惜违背良知也要逃离与他们的可能的共同生活。这个,当代的爷爷奶奶们应该引以为戒。

  亲子鉴定问题——张继宝的亲爹肯定应该去做个亲子鉴定(或者他其实知道,大老婆不能生孩子是因为他的问题,所以这个就只能睁一眼闭一眼的认下来)。

  养老保险问题——如果张元秀有养老保险、医保,老两口也许就不会这么贫病交加了。。。

  履行健全完善的领养机制——那么张元秀与张继宝之间的领养关系就可以被认定,那么张元秀就必须得履行他对着养父母的赡养义务。。。

  呵呵,扯得有点戏了,就此打住——戏,真不错!但,以后不会再看,看得心里老难受了!

  上几张图吧最后:

我看《清风亭》 - 一苇 - 戏游诗酒影

 

我看《清风亭》 - 一苇 - 戏游诗酒影

 

我看《清风亭》 - 一苇 - 戏游诗酒影

 

我看《清风亭》 - 一苇 - 戏游诗酒影

 

我看《清风亭》 - 一苇 - 戏游诗酒影

 

我看《清风亭》 - 一苇 - 戏游诗酒影

 

我看《清风亭》 - 一苇 - 戏游诗酒影

 

我看《清风亭》 - 一苇 - 戏游诗酒影

 

我看《清风亭》 - 一苇 - 戏游诗酒影

 

我看《清风亭》 - 一苇 - 戏游诗酒影

 

我看《清风亭》 - 一苇 - 戏游诗酒影

 

我看《清风亭》 - 一苇 - 戏游诗酒影

 

我看《清风亭》 - 一苇 - 戏游诗酒影

 

我看《清风亭》 - 一苇 - 戏游诗酒影

 

2015-1-16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457)| 评论(17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